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是指在一定的區域內,以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平臺,有效利用各類涉農資金,對農村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人口集中居住、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一項系統工程。
資源環境問題的剖析
在實際生活中,過去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了一系列諸如水土流失與荒漠化加劇、草原與森林植被大面積退化以及土壤、水體、空氣污染嚴重等資源環境問題,有一部分自然生態系統已經受到較嚴重的損傷或破壞,如過度砍伐、放牧、開墾導致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嚴重退化。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應對方式
(一)生態環境欠佳的時候,要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干擾,輔以人工措施減輕負荷壓力去改善環境,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恢復能力,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變和人類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恢復生態系統原本的面貌。
(二)比如在原來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徹底破壞消失的土地上,需要采取決然的重建或新建的措施,如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退耕還濕、造林種草,以仿造重建原有的生態系統。
(三)結合土地綜合整治確定的目標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平臺,推動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人口集中居住、產業聚集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一項系統工程。土地綜合整治事關長遠、牽動全局,只有拓寬視野,整體謀劃,創新思路,統籌推進,才能實現"政府得土地、農民得實惠、城鄉得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基本原則
(一)生態優先。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切實保護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夯實糧食安全和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二)政府主導。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的責任主體為各鎮街,要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加強政策引導和工作統籌,調動村級集體組織積極性和農民參與積極性,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要統籌各類涉農資金,整治后土地以集中流轉為主,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規模化經營。
(三)規劃先行。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強化多規融合和規劃引導,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按照“全域規劃、全域設計、全域整治”的要求,合理布局產業用地,科學編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方案,分年度、分步驟統籌推進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綜合整治。
(四)空間整合。深入推進全域基礎環境整治、“無違建”創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低散亂”整治工作,徹底拆除違法建設,積極開展存量建設用地復墾成耕地,為全域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騰出用地空間。
(五)注重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工程是項系統性工程,規劃方案上要與美麗鄉村、美麗公路、風景田園為主要內容的全域旅游目標結合,推進實施上要與全域基礎環境整治、無違建創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低散亂”淘汰整治等工作結合。
后記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不斷推進的長期過程,我們要構建國土空間生態安全格局;加強生態系統基礎網絡建設;統籌推進各要素綜合治理;開展國土空間生態景觀建設。科學的衡量標準,準確反映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后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安全性、穩定性,以及生態系統的質量與服務能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評價指標體系,形成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綜合評價結果。